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东川路59号32号楼209室 14805550567 twoman@att.net

新闻动态

朱正 8 字回应争议!球迷:曲绍斌施压实锤?

2025-07-05

国青男篮在世青赛的惨淡表现持续发酵,主帅曲绍斌的用人争议成为舆论焦点。混血后卫朱正关键时刻被换下后,一句 "教练只是想保护我" 的高情商回应,不仅未能平息质疑,反而引发球迷更深层的追问:这究竟是球员自发的理解,还是被迫的人情世故?

一、争议时刻:核心球员被换下的背后

在对阵斯洛文尼亚的关键战役中,朱正率队将分差缩小至 3 分时,曲绍斌突然做出换人决定。这位场均 15.5 分 4.5 篮板 3 助攻的全能后卫被替换下场,取而代之的是广东青训出身的杨溢。这一操作直接导致球队进攻节奏断裂,最终以 17 分惨败。数据显示,朱正在场时球队输分最少,其 - 5 的正负值为全队最高,而杨溢此役 9 中 1,正负值 - 19 却获得 22 分钟出场时间。

KY体育最新版

赛后朱正的解释看似合理:"肩膀旧伤在突破时被撞到",但球迷敏锐捕捉到其中玄机。有球迷直言:"保护球员为何不在比分胶着时提前调整?这更像是为教练的决策兜底。" 更有甚者调侃:"是不是送了教练挂历才让你这么说?" 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—— 曲绍斌此前执教广东青年队时,就有重用嫡系球员的先例,此次国青队中广东籍球员占比超 40%,杨溢、彰华非等旧部获得稳定出场时间,而朱正、张博源等 "外来户" 却被边缘化。

朱正 8 字回应争议!球迷:曲绍斌施压实锤?

二、用人困局:青训体系的畸形生态

曲绍斌的执教风格暴露了中国篮球青训的深层问题。大 V"海 jun 的蓝" 尖锐指出,近三届国青主帅均缺乏一线队执教经验,更像是来 "刷履历" 的。这种选人机制导致教练更倾向于任用熟悉的球员,而非根据实力排兵布阵。以杨溢为例,这位身高不足 1 米 8 的后卫既无稳定投射能力,也缺乏大局观,却在世界杯获得场均 25 分钟的出场时间,而朱正作为唯一能匹配国际比赛强度的球员,场均出场时间不足 23 分钟。

这种 "人情世故" 的用人逻辑并非孤例。现任国家队主帅郭士强同样被诟病任人唯亲:放着林葳、赵维伦等新星不用,却频繁征召快 30 岁的高诗岩。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球队战斗力受损 —— 国青队在本届世青赛中场均输篮板超 10 个,进攻毫无章法,完全依赖防守反击,而对手斯洛文尼亚正是抓住这一弱点,用高强度防守彻底瓦解了中国队的战术体系。

三、球员困境:朱正的高情商背后

朱正的 8 字回应折射出年轻球员在体制内的生存智慧。作为混血球员,他在队中本就处于 "外来者" 地位,此次主动为教练解围,既避免了与管理层的正面冲突,也维护了团队和谐。但这种 "被迫的成熟" 却让球迷感到悲哀:"一个本该专注于球场的天才球员,却要分心处理人情世故。"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朱正的隐忍并未换来公平待遇。尽管他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出全面能力 —— 对阵德国拿下 12 分 4 篮板 3 助攻,对阵斯洛文尼亚关键时刻连续突破造杀伤,但曲绍斌仍坚持 "平均主义" 战术,要求他减少个人进攻,导致其影响力被严重削弱。这种战术安排与广东记者麦穗丰的批评不谋而合:"教练组正在浪费天赋。"

四、破局之路:青训改革刻不容缓

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,必须从选帅机制入手。正如 "海 jun 的蓝" 所言,应让更多有 CBA 一线队执教经验的教练参与青训,而非让 "人情世故" 成为晋升通道。国少队主帅王建军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:他既执教过青年队,也担任过国家队助理教练,带领国少队大胜斯洛文尼亚、澳大利亚等强队,展现出过硬的执教能力。

对于朱正这样的潜力新星,需要建立更透明的竞争机制。CBA 联赛中,像张镇麟、曾凡博等旅美球员的成长路径证明,开放的选拔体系能最大程度激发球员潜力。或许正如球迷呼吁的:"与其让曲绍斌继续误人子弟,不如让朱正去美国特训,那里不会有 ' 人情世故 ' 的桎梏。"

这场风波的背后,是中国篮球青训体系从 "人情篮球" 向 "实力篮球" 转型的阵痛。朱正的 8 字回应不应成为遮羞布,而应成为推动改革的起点。当真正的人才能够凭借实力脱颖而出,而非依赖关系上位,中国篮球的复兴才真正有了希望。